社會治理一頭連著國家和社會的長治久安,一頭連著千家萬戶的生活冷暖。在普惠金融高質量發展、鄉村振興戰略與新質生產力建設交織的時代背景下,保險不僅是經濟活動的一部分,是風險補償工具,更是作為社會治理和民生保障的重要力量,發揮著不可替代的守護作用。
近年來,中國人壽財險認真貫徹黨中央決策部署,聚焦主責主業,全面提升價值創造能力,在產品、服務、社會幫扶、科技賦能等諸多方面發揮經濟減震器和社會穩定器功能,為民筑盾、為農賦能、為企護航,有效賦能社會治理,用實際行動詮釋了金融央企的責任擔當,傳遞了保險的溫暖。
01
為民筑盾:織密民生保障安全網
隨著時代進步,人們對于保險保障的需求日漸多樣,精準賦能特定客戶群體,滿足日益多元化的保障需求,提升服務民生保障水平,成為保險企業努力的方向之一。
2025年上半年,中國人壽財險為121萬農民工提供605億元工資保障,為建筑企業緩釋農民工工資支付保證金60.5億元。為新市民新業態群體提供風險保障超1300億元。截至2025年6月,累計參與“惠民?!表椖繑盗砍^350個(包含續保項目),提供超過69萬億元風險保障。創新推出“惠軍?!薄盎莨け!钡绕栈菪捅kU項目,參與構建多層次醫療保障體系建設。“惠軍保”已累計為1784萬人次退役軍人及其親屬提供風險保障57萬億元,配套醫療卡減輕家庭負擔;“惠工?!表椖繛橐痪€職工提供特藥保險保障,以減輕就醫用藥負擔,防止因病致貧返貧,已為全國近百萬職工及其親屬提供了風險保障超3萬億元。
道路交通人傷事故,不僅涉及法律及保險的理賠問題,更是影響社會和諧穩定的重要風險點。重大交通事故發生后,受害方與責任方往往陷于經濟重壓、情感創傷與責任認定的巨大漩渦,極易爆發尖銳對立,處置不當可能激化為影響社會安定的群體性事件。在交通人傷事故處理過程中,保險公司不僅是經濟補償的支付方,更是矛盾化解和社會穩定的積極建構者。
聚焦傷者急救無著落、賠償談判拉鋸戰、矛盾升級風險高三大難題,中國人壽財險探索實踐“暖心慰問+陽光調解+快賠預付”三位一體的保險服務機制創新整合路徑。“暖心慰問”是情感破冰與信任重建的關鍵起點,為理性協商創造條件;“陽光調解”則通過透明化規則、提供法律、醫療方面的專業支持和便捷服務,解決談判拉鋸問題;“快賠預付”利用保險資金優勢及時緩解傷者救治燃眉之急和責任方賠償重壓,又能反過來鞏固信任、化解對立,形成一個正向循環、閉環運行的干預體系。
在山西、山東、陜西、浙江等省市,中國人壽財險積極參與道交救助基金服務工作。目前已累計墊付資金14.6億元,追償7.45億元,追償28243起,救助36463人。其中,山西創新推出的“預擔保、先搶救、后付費”無差別急救模式,經多年優化發展,已形成可復制、可推廣的道交管理范式。
據悉,承接道交救助基金管理人以來,中國人壽財險山西省分公司充分發揮金融保險優勢,運用企業經營管理模式,做好民生保障服務。建隊伍,依托中國人壽財險強大服務網絡,在全省配備144名救助服務專員,構建起省、市、縣三級專業隊伍,主動對接公安交警、醫院,打造覆蓋全省的服務矩陣,形成“30分鐘”生命急救圈。立制度,作為央企駐晉單位,運用企業管理經驗,通過標準化制度設計、精細化流程管控,構建起規范高效的救助服務體系,每年向社會公開救助數據,每一筆支出明明白白,接受社會監督。強科技,運用中國人壽財險強大的科技支撐能力,自主研發了道交救助基金管理系統,救助服務掌上端,讓數據線上跑,群眾少跑腿。2024年聯合廣發銀行開發了救助基金還款“慧繳費”功能,方便客戶線上還款。截至目前,救助服務團隊已收到近600件錦旗與感謝信,真正做到讓“政府放心、群眾滿意”,讓救助服務既有速度更有溫度。
此外,在公安部交管局指導下,中國人壽財險開展多形式道路交通安全公益宣傳活動,截至目前參與人數已達5萬余人。相關活動自開展以來,全國36家分公司與各地交警建立聯動,約310家中支公司在五一、十一、春節等節假日期間開展“暖心護航”1200余場,在重點公路口、服務區設置服務點,為客戶提供交通事故快處快賠、路線指引、保險及交通安全宣傳等服務。
02
為農賦能:激活鄉村振興新引擎
國務院及中央文件多次強調,鄉村振興戰略包含治理有效的要求,而鄉村治理被定義為社會治理的基礎性工程。近年來,中國人壽財險聚焦保險主責主業,全面發揮保險業在服務“三農”、促進農業農村現代化中的獨特優勢,充分結合“千萬工程”經驗,持續優化服務模式,提升服務質效,助力實現鄉村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
在民生保障方面,不發生規模性返貧致貧,是鄉村振興的底線。2025年上半年,中國人壽財險為790.91萬戶次農戶提供農業風險保障3305.67億元;為近140萬戶次重點人群提供返貧致貧風險保障511.31億元。在廣西天等縣創新“防貧四保”服務模式,獲得2024年農業農村部“全球最佳減貧案例”榮譽,為全國鄉村振興工作提供了示范。
在糧食安全保障方面,聚焦新一輪千億斤糧食產能提升行動,中國人壽財險以全面保障糧食安全為工作重心,做好三大主糧保險、制種保險、地方特色農險等保險保障工作。2025年上半年,承保水稻、小麥、玉米三大主糧面積超6500萬畝,提供災毀、病害、價格、產量、收入等各類風險保障超585億元,在20個省份開展制繁種保險服務。此外,結合各地實際需求,加快豐富產品供給,在售地方政策性產品數量1711個。
在豐富食物供給體系方面,圍繞大農業觀、大食物觀,中國人壽財險進一步強化風險保障服務工作。2025年上半年,承保大豆及油料作物994萬畝,提供風險保障超64億元,有效保障大豆擴種成果;承保生豬、奶牛、肉牛達3439萬頭,為超21萬戶次養殖戶提供風險保障375億元;承保淡水與海水水產品種374萬畝,風險保障水平達到100億元,有效助推漁業強芯工程。
在服務經濟綠色轉型方面,中國人壽財險積極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持續豐富碳匯保險品類,拓展多元化碳匯保險領域。加大對森林、草原、林下經濟作物、綠肥牧草等綠色農業產業的風險保障,持續豐富天氣指數保險產品數量及類別。因地制宜研發森林、草原、海藻、貝類等不同領域碳匯保險產品,提升農業產業附加價值。2025年上半年,先后在福建、安徽等9個省份開辦碳匯系列保險業務,累計提供風險保障超1億元。
以山西中村林場為例,該林場位于山西省晉城市沁水縣中村鎮,經營面積27.09萬畝,場內以油松、華山松等喬木及連翹、刺梅等灌木為主。基于中村林場顯著的生態價值,中國人壽財險山西臨汾市中心支公司為其量身定制了專業綜合服務保障。2024—2025年,將中村林場的森林險風險保障從2.85億元提升至3.43億元,高效理賠雪災損失65.6萬元,積極提供風險管理方案,針對其處在暖溫帶季風干旱性針闊混交林區,松木火災風險概率高的特點,建議其推動擴大闊葉樹種培育力度,科學優化種植結構,降低風險擴散概率,同時為林區25名護林員提供保額超4000萬元的專屬保障。
在服務三農的過程中,以科技力量打造“農業新質生產力”,成為中國人壽財險為農賦能的強大引擎。2019年,中國人壽財險在廣西崇左率先創新試點牛臉識別技術,基于AI視覺深度學習生成肉牛唯一生物特征數字身份,通過國壽i農險app對牛臉掃描完成快速投保,無害化后可以立即賠付,達到承保風險精準評估,理賠流程高效快捷,真正實現“三秒掃描,一秒賠付”,這對保險企業風險運營意義重大,目前該技術已經在廣西、貴州、新疆、內蒙古等全國29個省份落地應用,為超365萬頭牛建立了專屬檔案,為畜牧產品質量溯源創造了更為有利的條件,有力推動了畜牧業高質量發展。此外,公司打造星聯網、氣聯網、視聯網三網聯動的數字農險新模式,衛星遙感監測作物長勢、無人機精確采樣,“國壽i農寶、i農飛、i農圖”直達農戶,提升了抵抗自然災害的能力。
03
為企護航:鍛造經濟韌性支撐力
企業穩則經濟穩,企業活則經濟活。尤其那些量大面廣的中小微企業,更是經濟韌性的重要支撐、創新活力的具體承載。
近年來,中國人壽財險堅持因地制宜發展,為萬千企業發展保駕護航。2025年上半年,中國人壽財險服務中小微企業84.98萬家,提供風險保障59.1萬億元;小微企業貸款保證保險累計支持1427家小微企業獲得融資金額46.41億元,服務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4690家。
長期以來,民營中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融資難”“融資貴”是制約其發展的一個重要癥結。為有力幫助這一群體,中國人壽財險持續加大“政銀保”“提放保”等模式推廣。其中,“政銀?!笔侵袊藟圬旊U為破題中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而探索出的一條有效路徑,通過對接地方政府和銀行方式幫助企業化解發展中遇到的難點堵點。
福建省分公司積極與銀行合作,2024年通過小額貸款保證保險、房屋抵押履約保證保險等險種為2357家小微企業主提供融資、增信支持超36億元,幫助小微企業緩解資金壓力。
江蘇省分公司推出“信保貸”“泰信?!薄疤岱疟!狈?,為中小微企業提供融資增信支持,累計為700余家中小微企業融資超20億元。
2024年,青島市分公司推出“專利貸”業務,通過知識產權進行賦能,為52家科技型小微企業融資2.28億元。
寧波市分公司于今年推出了創新產品“惠軍創業保-退役軍人創辦個體工商戶專屬普惠保險”,促進退役軍人中小企業、個體工商戶等市場主體高質量發展。
風險減量管理作為保險企業服務實體經濟發展的有效手段之一,正從“損失補償者”向“風險管理者”轉變。以安責險為例,截至目前,中國人壽財險已累計為各類企業排查安全生產隱患超150萬件,形成了多元聯動、共建共享的新型服務格局。近年來,極端天氣、地震等重大自然災害日益頻發,中國人壽財險積極踐行“防賠結合”的主動作為,通過在全國范圍內開展防災減災系列宣傳、組建專家團隊對重點企業開展汛前安全巡查,對風險隱患點進行全面排查治理,推動防災工作深入企業,做到防患于未然。2025年上半年,已累計發送災害預警信息超1000萬條,覆蓋100%災害類型,完成超160次大災應急演練。
在中小微企業中,“專精特新企業”以其專業化、數字化、智能化的創新特征格外引人矚目,也成為中國人壽財險關注與護航的重點。
2024年7月,中國人壽財險浙江省分公司創新推出“網絡安全保險+”項目,切實提升“專精特新企業”網絡安全防護能力。同年12月,深度參與“中國數谷”數據要素“改革沙盒”機制創新,精心研發了“供數保”“用數保”“數服?!毕盗斜kU產品,并率先上線了面向公開數據加工的知識產權侵權責任保險、數據被侵權損失補償保險及“中國數谷”網絡安全綜合保險等專屬產品,為科技企業筑起防火墻。
上海分公司在2024年簽約了首批PCT國際專利申請費用補償保險,護航科技企業知識產權專利“走出去”;四川省分公司積極參與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一攬子業務規劃以及新險種組合開發,推動當地首臺套、首批次、首版次、軟件等重點產業領域的科研成果轉化。同時,為成都超算中心、九州電器等57家國家高新技術企業提供30億風險保障。
后記
在踐行初心使命過程中找到創新發展的新路徑
從黃土高原的交通事故傷員獲救,到東海之濱的科創企業抵御網絡攻擊;從崇左牧場的“牛臉識別”精準理賠,到天等縣脫貧戶的“防貧四?!保敱kU單化作“治理單”,金融水滋養“治理田”,企業責任便與社會進步同頻生長。
中國人壽財險用實踐印證:保險的社會治理價值,在于將金融契約轉化為民生溫度。這不僅是央企的使命答卷,更是中國式現代化進程中,金融力量參與社會治理的范本。
在服務國家戰略、民生保障、踐行初心使命的過程中,中國人壽財險找到了創新發展的新路徑,也為行業轉型提供了極具參考價值的有益實踐。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為本網站轉自其它媒體,相關信息僅為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網觀點,亦不代表本網站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稿件版權單位或個人不想在本網發布,可與本網聯系,本網視情況可立即將其撤除。